“工匠精神”是时代的呼唤,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中应有之义。当前,全市上下正在奋力谱写黄石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黄石的发展,离不开每一位“黄石工匠”。
从今年9月份开始,第二届“黄石工匠”暨第十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启大幕,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。今起,我们将对去年首届“黄石工匠”职业技能大赛的10个工种状元进行回访。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,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为本届赛事鼓与呼。
“比我功夫厉害的师傅大有人在。”24日,面对东楚晚报记者的采访,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动力厂工人、首届“黄石工匠”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状元张华谦虚地说。
从业18年来,张华一直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岗位上,下班后也随时待命,厂里一有事情,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。闲暇的时候,张华从不间断对专业技能的学习。
张华常说,作为一名技术工人,就是要多做多学,不管是工作中还是比赛中,都严格要求自己按最高标准执行,不打马虎眼。
苦练基本功,有时练到想哭
张华当年在技校学的并不是焊工,而是电工,1998年,与父亲换岗进入企业后,张华被分配到焊工工种。
对于全新的工种、全新的工作、全新的技术,张华内心还有一些期待。
然而,第一天跟班长(师傅)时,班长就出了一道难题,让张华将两块铁板焊接上。几乎是零基础的张华硬着头皮捣鼓了一番,结果当然差强人意。班长看到后,毫不留情地将张华骂了一顿。张华心里沮丧,但也只能默默接受。
当了一辈子工人的班长脾气虽然大,对待工作却一丝不苟,对徒弟则是出了名的严格。随后的日子,班长毫不保留地将焊工技术传授给张华。年轻的张华练习十分刻苦,每天除了上班、吃饭、睡觉,其余时间都在练基本功。
说起练习基本功,张华至今印象深刻。“焊工必须要有稳定的手法,否则无法完成各种焊接任务。师傅让我拿一根杆子,杆子的另一头吊着一块红砖,用焊接的手法,练习臂力。”张华说,这一站往往就是个把小时,弄得自己腰酸背痛,而班长依旧一副严厉的样子。
基本功练扎实了,张华又跟着班长学习各种焊接操作技巧。他每天都在反复不断地练习平焊、仰焊、横焊、立焊等基本技术。
练着练着,一个大问题又出现了。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,电焊时的弧光“闪眼”让张华吃了不少苦头。日子久了,张华被刺激得两眼红痛。“擦眼药水、用毛巾敷。”张华说,他用了很多办法,但是身体上出现的疼痛依然让他苦不堪言。
终于有一天晚上,张华半夜睡不着觉,想着自己从事这份艰苦的工作,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。
第二天上班,张华在和工友们交流时,得知年长的师傅们都经历过了这个痛苦的阶段。张华决定咬牙坚持下去,并且继续磨练技术,积累经验,避免被电焊“打眼”。
张华的刻苦终于有了回报,逐渐成为骨干焊工。
常常连续作业十多个小时
焊接看似简单,深入学习才知道其中大有文章。
张华认为,会焊接,并不难,但想焊接得又好又快,还须要下一番苦功夫。于是,张华摸索了自己的经验:为了练手法和蹲功,张华经常在薄钢板上用粉笔画出许多小点,再用焊条瞄准焊点练习;而练习蹲功则是每次蹲到受不了时,他咬着牙再坚持几分钟,经过长期训练,他的手法和蹲功都已非常了得,可以连续四个小时进行施焊作业。
除此之外,张华还找来各种各样的焊接书籍,学习理论知识。同时,他深知,光有现有的技术还不行,一名优秀的电焊工更需要接受新的知识。于是,张华积极参加大冶有色的技术培训班,参加各种技能比赛,增长自己的见识,还学习使用新的焊接设备。
张华所在的动力厂主要业务是负责水电气管道的维护安装。每次焊接时,张华都非常注重细节,按高标准的焊接要求施焊,一旦有缺陷,一定返工。工厂里,水管、气罐时常需要焊接修补,有时候遇上管线破了,张华要埋头苦干10多个小时才能休息,但他从不言苦。
2010年,谈山立交桥在修建时,涉及到通往新下陆水管的改造。这条主水管关系到大冶有色企业用水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。张华和他的同事们的任务就是要在两个月内将管道改造完成。
张华回忆,施工期间正值七八月,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。由于施工全部在室外作业,焊接又是一项高温工作,一天下来,身上几乎都要脱一层皮。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,张华和同事们熬了下来。
在平时,张华还负责维修机器设备,常常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。张华说。凌晨接到厂里电话,要赶回去抢修的情况非常普遍。这么多年下来,他早已经习惯了。
期待“黄石工匠”大赛更加精彩
去年,张华参加了首届“黄石工匠”职业技能大赛,当时,他给自己的目标定为前八。因此,在顺利通过预赛获得决赛资格后,张华就非常轻松了。
在决赛中,张华没有思想包袱,稳扎稳打,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焊工状元的称号。对于荣誉,张华当然很兴奋,不过他也表示,在黄石,焊工技术很厉害的人大有人在,自己在比赛中很幸运。
张华说,去年和他一起进入前八的选手中,还有几个也是来自大冶有色,今年,他们当中有3个继续参加了第二届“黄石工匠”暨第十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。“他们都在下陆区的基层比赛中表现出色,将会继续参加市级决赛。”张华说,他希望工友们能够再接再厉,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“焊工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,但是学问很大。”张华说,老一辈工人身上具备了很多值得敬佩的精神,比如对工作的高度认真、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、以及对技术的执着追求。张华认为,这些精神在过去没有系统地提炼,其实就是现在国家、社会经常会提到的“工匠精神”,作为当代工人,要义无反顾地传承和发扬。
张华说,期待今年的第二届“黄石工匠”暨第十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能够越办越好,通过大赛,涌现更多的优秀工人。
一道闪电,划破黎明前的黑暗;一把焊枪,让陌生兄弟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。一截截钢铁,立起坚硬的骨头;一条条焊缝,连接梦想与未来。四十出头的张华,未来还要继续坚守在这份焊接事业中。(东楚晚报记者 阮瑞祺/文 汪泽栋/摄)